下面是相变,相变实际上是说,我们这里只讲最基本的相变
也就是气液固三相的转变
相变实际上挺复杂的,最重要的相变包括什么呢?
超导相变,超导非超导,完了还有一个什么呢,还有一个铁电反铁电
铁磁反铁磁这些相变对于材料领域来说都是重大的相变方向
都没研究明白,都研究得不太明白 无论你哪个搞明白,都很厉害
但是都不太明白,所以相变是一个挺愁人的事
而且搞相变必须从统计学入手
相变是个统计行为,必须从统计学入手
因此统计模型就变得很重要,因此我知道无论它们是电的,磁的,还是结构的
会用到不同的统计模型,像磁学经常用那个Ising
伊辛模型
物理的老师有念“Aizing"有念”Yizing"的
我最后都没搞明白,也许他们是从不同的国家学过来的吧
我记得中文他们翻译成伊辛模型
相变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现象之一 说实话挺不容易的
当然说实话,据说在社会学领域也经常有相变
潮流,时尚潮流的转变,时尚常变,说你out了
说你奥特曼,Out了
那就说明你没有发生相变,别人都变过来了你没有变
被剩下了 相变通常被看成是物理变化
特别是在中学和过去的大学教材中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很难区分化学或物理变化
很多时候相变前后会有化学键的转变,或者至少有化学键组成的转变
有时候很难说,最基本的相变当然是气液固这三态的转变
当然,气态的相比其实更重要,这三样当然重要,其他也很重要
相变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早期被称为潜热
所以说观察相变早年最重要的是观察热量
但是其实观察相变最方便的不是观察热量 比方说你把一个气体液化了
那你怎么观察它出现了液体呢?
当你里面烟雾弥漫的时候,那你怎么观察它出现了液体呢?
一般你怎么观察呢?
比如你说我把它液化了,你怎么知道它液化了呢?里面有很多雾
看有液滴
当然热是一方面,热部分方便,实际上我们过去经常用光来检测
折射 有相界面么
会有折射,没有相界面呢,丁格尔效应
丁格尔现象,得有折射,用光来检查相界面
通常气化热大于液化热,可以理解
二者之和通常被称为升华热,3个热之间的关联
然后加热曲线,这是相变的曲线,这没什么难的
我看我们教材上画得很详细,
我也打出来了,不过其实这个是中学难度 实际上是表明在溶化和气化这一段温度是恒定的
这是沸点,这是熔点,而中间是温度上升的
但注意中间这三个部分升温的斜率是不一样的,因为热熔是不一样的
比热是不一样的
这是从冰加热到水蒸气中间的关联
不多说了,这个比较简单,然后过热和过冷现象
这个在化学学院非常常见
我们经常会加热,水浴,油浴,酸浴 等等,硫酸浴
浓硫酸浴,加热到沸点,发现没沸头
忽然一拍脑门,忘加碎瓷片了
这时候怎么办呢?
这时候趁老师不备,扔进去?那就完蛋了,那就死定了,因为它会立刻暴沸
暴沸,不要以为是废了 暴动的暴
暴沸,伴随着巨响 老师听不见是不可能的
梆的一声,伴随着很大的声音
所以说趁热想把碎瓷扔进去那是最傻的做法
所以说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停止实验,把它冷却回来
然后再重新上路
这一折腾,加热其实挺快的,但是冷却是很慢的
凡事都是过去容易,回来难
冷却很慢,而且心情焦急,别人一看都开始回流了
你这还在冷却中,心情会很焦急,但没办法,必须冷却回来
冷却到三四十度可以补加沸石
或者其他的气化中心,才能保持沸腾
没有其他的事
但我们其实有其他办法来避免加沸石
有时候有气化中心的可以,比如说你为了搅拌液体,要不断打入气体
这气体本身就是个气化中心
所以那时候就不用加沸石,或者你里面有瓷搅拌棒
瓷搅拌棒本身也可以成为气化中心,这样就省得加沸石了,作为初学者来说,做化学实验最容易的,大概1/3会忘记加沸石
在老师反复提醒之下,大概1/3会忘记加
因为需要注意的事很多,经常他认为这个是最不重要的,但实际上到最后发现这是个核心问题
不加这个是没法反应的,这就是过热现象
过冷现象就是降至凝固点以下仍未凝固
称为过冷现象,二者其实原因是一样的,前者缺气化中心,后者却凝固中心
两个中心的用意是因为它是个需要跨越势垒的过程
有了这两个之后,势垒就会下降,就更容易跨过去
所以无论气化还是凝固,都是相变过程
相变是需要克服能量的过程 所以需要给一个中心来降低这个所需要的能量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个现象?说了,需要克服势垒
来不及进入另外一相,就会出现过热过冷的现象 这个是前面提到的那篇文献
E.B.Moore和Molinero发现过冷水的下限是负45度,前面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