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還是要繼續講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中 特別因為要面對孩子
不曉得如何來聽從研究者的指示 所以必須要對他使用的特殊方法
我們之前曾經跟大家介紹了視覺懸崖、習慣化作用 以及吸吮技術
今天我們要談的是第四個方法,叫做偏好注視法
所謂的偏好注視法,是我們在嬰兒的前面放兩個螢幕
那這兩個螢幕呢,可能是視覺的圖片或是短片
我們是要看孩子在看這兩個圖片或是短片的時候 他會不會特別花更多的時間在其中一方
那如果說他有這樣子的現象的話 我們就會說他對這兩者是有區辨的能力
甚至對其中的一者有偏好的現象。這樣的做法是從
1960年代開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早期的發展心理學家
Robert Fantz,他想要研究嬰兒的知覺、
嬰兒的認知以及嬰兒對 categorization-
對於類別的概念 所以在當初那個沒有特別高超的科技儀器的狀況之下
他自己設計了一個很有趣的儀器,叫做 Looking Chamber
你在圖上可以看到 Fantz 站在一個小板凳上,有一個小小的
這個圍籬起來的一個限制的空間 讓躺在下面的嬰兒看不到其它的東西
只看得到這個小小的 Looking Chamber的天花板上的 兩張圖片
Fantz 非常非常原始的方法 就是他偷偷地從屋頂上面
去關注小嬰兒的眼睛是看左邊的圖片,還是右邊的圖片
手上拿著計時器,把嬰兒看左、右圖片的時間分別記錄下來
去瞭解嬰兒的視覺偏好
這個早期的研究讓 Fantz 去問的問題 其中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
嬰兒到底對於臉部,這樣的一個特別的刺激 是不是在很早的時候就有區辨力
那大家看到的這個樣本就是 Fantz 當初使用的刺激 他做了一個卡通圖片的臉
而把這個臉上面所有的元素,把它炒爛了炒翻了 但是卻是有完全
相同的元素放在另外一張圖片上 那麼看看嬰兒對這兩個其實有相同的
元素的刺激,只是有一張把它配成了臉型 另外一張只是炒翻了的很多的元素
因而會不會在不同的年齡層,對這樣的兩張圖片 有不同的區辨以及偏好的能力
從那個之後,有了新的科技發展之後,現在我們不必使用
Looking Chamber了,我們可以讓嬰兒安穩地坐在兩個螢幕前面
看看它對兩個螢幕的反應是不是不同 我們甚至還可以去做所謂的intermodal的研究
比如說,我們可以在兩個螢幕上放同樣的一部影片
但是這同樣的一部影片,它的快慢速度、
前後順序卻是不一樣的 但是同時我們有一個配音,這個配音只跟其中的一部影片
是同步的,跟另外一部影片卻有時間差
我們就會看小嬰兒在不同的年齡層,它們什麽時候能夠知道
視覺跟聽覺的同步,而比較偏好看其中那個 視覺跟聽覺同步的影片
同時我們也可以試試看在兩個螢幕上給嬰兒看
同樣的一個人,他在鏡頭前面的表情
比如說一個表情是快樂的,一個表情是悲傷的
看看嬰兒是不是對快樂的表情比較有偏好 或是甚至我們可以給嬰兒看同一個人
他的眼神是注視著鏡頭的,或是他的眼神是避開的
我們看看嬰兒是不是對注視鏡頭的眼神 以及避開鏡頭的眼神有不同的偏好
這些都是我們可以用兩個螢幕做得到的事情
這樣視覺偏好的實驗,因為它的受試者都是非常小的嬰兒
所以最大的問題就是怕小嬰兒坐不穩、坐不住 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之下,研究常常是
使用實驗者或者是媽媽抱著嬰兒,讓嬰兒坐在媽媽的腿上
那這時候就產生一個問題,我們很害怕媽媽對於 這個實驗的一些看法,或是她自己的偏好
在無意識的動作的狀態之下 影響了嬰兒的眼神或是嬰兒的頭部的移動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通常會給媽媽戴耳機,或是甚至戴眼罩
讓媽媽不知道我們給嬰兒的視覺刺激有哪些,讓媽媽可以
作為一個公正的、幫助嬰兒能夠坐穩的一個旁觀者 來讓我們完成這個實驗
好,那麼現代當然就有更好的辦法了 比如說我們可以用紅外線眼動追蹤儀
這樣子的話我們可以更精準地去計算 嬰兒它在螢幕上所看到的到底是什麽
有的時候,我們甚至可以只要用一個螢幕就可以做到這件事情 因為嬰兒的眼動是對準了這個螢幕的
好,當我們在設定了嬰兒眼動在哪一個螢幕的哪一個點
我們都可以去把它記錄起來的話 那麼當然我們對嬰兒的偏好就有更深刻與更精準的瞭解
而現代又有更好的技術,因為有的時候我們不止是靜態地
希望看到嬰兒對兩個不同的刺激,它到底喜歡哪一個
甚至我們想要知道嬰兒在日常生活之中,它在每一個動作、
每一個不同的視野底下,它最會關心的是哪些刺激。
我們也知道嬰兒可以在環境中,它的視覺到底捕捉到了什麽
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我們就會在嬰兒的頭頂 架一個小小的儀器。
那這個儀器上面,分別有一個對外界環境的攝影機 以及把嬰兒的眼動
跟這個攝影機的螢幕做同步的對照
當我們能夠對焦了嬰兒在不同的時間點 在外界的環境中的整個的
環境的狀態,而對焦它現在的眼動在環境的哪一個點的時候
我們就可以更清楚地去捕捉嬰兒到底它現在看到的 是什麽?它捕捉到的外界環境的刺激是什麽?
比如說,在這個最近發表的一篇期刊論文中 就看到了這兩個圖
左邊的這個圖就是嬰兒戴著攝影機 以及可以活動的眼動儀的記錄器
可以追蹤兒童的狀況,那右邊那個圖 其實就是從攝影機照到了嬰兒眼動的時候
它所捕捉到的環境刺激到底是什麽。可以想像我們從
50 多年前、 60 幾年前 Fantz 的
Looking Chamber,一直到現在這種可以隨著嬰兒的
走動、爬動,捕捉嬰兒看到的視覺刺激以及它想要
專注的這些刺激裡面的某一些特定的特點 我們對於嬰兒的視覺,以及它跟環境的互動
就有了更深的瞭解,以上就是關於偏好注視法的介紹 下次我們會介紹觀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