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谋篇的技巧,这些写作技巧
会对同学们有帮助,尤其是随着你写作经验的增加
如果能够更为熟练的运用这些技巧 那么实际上对于文章的写作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呢,正像我们这门课一再所做的努力那样
我们讲的虽然是论文写作,但实际上 谈的是如何做学问
真的要解决知己的问题,也就是真的要明白自己所想的
观点,对自己的思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实际上一定会进入到一个更深层次的 不仅仅停留在技术阶段的
追问,那就是要进入到学问本身。
所谓知己 归根结底就是要形成学术自觉,形成
爱因斯坦所讲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 我很喜欢爱因斯坦这段话啊
它既表达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 同时更是对学术思想本身的深刻揭示
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 应当始终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
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 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些主要以获得细节
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的适应进步和变化
同学们,我相信你们在大学,包括研究生的学习阶段 主要学习的其实是爱因斯坦所讲的那些细节知识
有些学校甚至是把这些细节精确到了
每一个法律条款。
这当然是有意义的 它们也是知识,并且呢会在未来的工作中给同学们提供帮助
尤其是在工作之初,你对工作细节,对自己
未来所从事这个行业的所需要的具体知识了解越清楚 越容易地开展你的工作。
可是同学们,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时代就是一个 爱因斯坦所讲的不断进步和变化的时代
尤其是法律,我们一再讲,变化的非常快
哪怕是上届人大吴邦国委员长已经说过,我们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成了,但是同学们看 每年都会有新的法律制定,旧的法律修改
将来你们毕业一定会深刻感受到这一点,就是没过几年你大学学过的那些法律全都发生变化
甚至会有一些以前你闻所未闻 全然不知道的法律被制定出来。
以前你想都想不到的案子 成为了社会热点。
这时候怎么办? 它一定是要需要你从你的理论储备之中去汲取营养
可以说你的理论储备越深厚
你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越强,你就更能适应这种发展和变化
前天啊,我去中金公司见到我的同学
他呢一开始做律师,现在呢是在中金公司做法律部的主任
他一再的跟我讲,他说他工作以后一开始呢
觉得哎呀,自己很多法条都不知道,学的理论过于抽象,很苦恼
工作的时候感觉不如其他同事很快的能上手,这是我们北大的这个
授课风格,教育风格啊,同学们也能体会到 再技术的课程老师们也会讲一些基础理论
但是他现在说,他说 工作了十几年,他是00年就工作了,马上快工作15年了
那么越工作到后边越感觉 是以前所学的那些基础理论在起作用,也就是越是抽象的越是一般的理论
它伴随你的时间越长,越是具体的 越是技术性的内容,越快的会过时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是,不管你学的是具体的还是一般的知识
是直接的技术还是间接的理论 你都要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
也就是说用我们前面所说的话,你要有 独立创新的能力,你得能够在自己
今后的工作生活当中解决一切你面临的新问题
而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可能需要你创造新的理论
为什么我们一再讲,论文写作是大学的
培养的基本能力,我们甚至要以
论文这种形式作为毕业的最终要求 和考核标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
通过论文写作我们要训练的就是这样一种 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
因为只有这样你们才会真正的毕业 尤其重要的是,同学们,也只有具备了这种独立
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你才能不被其他人的 尤其是那些错误的观念所影响和干扰
我常常看到一些很可悲的现象,那就是原本非常
聪明有天分的学生,思想极有活力
很有想象力,充满潜质的学生,在毕业以后 没有几年他的思想水平就和公知变得一样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就是因为他欠缺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
他除了自己学习的很窄的这个专业领域,除了自己所从事的 这些具体工作以外,在那些事关
人生,事关社会的一般性的重大问题上 缺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只能人云亦云
他只能跟着某派意见去走 公知怎么说,他就怎么想
同学们,你们要知道,这些网络公知是没有时间做学问的
他们是没有时间研究问题的,他们整天泡在网上,但却无所不知 任何一个重大事件他们都会跳出来表态
都会引领人们的思潮,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一大群的这种思想小白 可以供他们去驱使。
因为你没有思想 你需要向别人借助思想
所以人家给你什么,你就接受什么,你没有判断的能力 周围的人都这么想,你就也这么想,那么我们大学训练的意义何在呢?
那不过是把每个人训练成技术工人而已,你这是大学思想,大学训练里边
我们现在最成问题的一点,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
你会变得思想简单而畸形,而这些思想最终会影响你的行动
同学们人生走到最后,你是被你的思想所决定的
当你面临着 选择取舍的时候,最终是你自己的思想在引领着你
我们讲现代社会是个体责任的,为什么?就是你,你的思想对你的行动负责任
你接受了什么思想,你就有什么样的行动 凯恩斯有一段话非常有名啊
他说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无论他们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 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
的确,世界就是由他们统治着 讲求实际的人自认为他们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
可是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俘虏 在空中听取灵感的当权的狂人,他们的狂乱
想法不过是从若干年前学术界拙劣作家的作品中提炼出来的 凯恩斯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他说思想家
他们对这个社会所起的作用要比我们想象的
远远为大,甚至可以说这个世界就是由思想家来统治的 思想家通过思想统治我们。
有些人以为,我不在乎什么思想,我就是 做实务的,我的工作跟思想没关系
我只要把我手头的工作干好就行了,可是呢 这种思想本身也不过
是某一种思想的粗浅表达而已,这也是一种思想 只不过是一种及其贫乏的思想。
当你觉得你只关心实物 你不关心思想的时候,只是表明了你自己思想的贫乏
而并没有否定思想的意义。
同样的 尽管最终的经济政策是由于当政者他的决策来实施的,来制定的
可是当政者制定经济政策的思想本身也是有来源的
这些思想都已经被某个思想家进行充分的表达过
当然,这些思想在原初的时候,不是,未必是这些思想家所创造的
但是在人类历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 那些最初的浅显的思想
都获得了丰富,都形成了体系
你以为你在进行独立的判断,你以为最终是权力是power决定的
这个世界,实际上不是的,决定这个世界的可能是一些粗浅的思想
但仍然是思想,所以凯恩斯说:我确信和思想的逐渐 侵蚀相比,既得利益的力量是被过分夸大了
诚然,这不是就立即产生的,不是就立即产生的影响而言,而是指一段时间以后
因为,在经济学和政治哲学的领域中
在25岁或30岁以后还受新理论影响的人是不多的 因此,公职人员、 政客、
甚至煽动者所应用的思想 不大可能是最新的,但是,不论早晚,不论好坏,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很多人说屁股决定脑袋,凯恩斯说 不对,还是脑袋决定屁股
你以为是既得利益在决定你的行动吗?不是的
因为,为什么你看中这个既得利益 为什么你会采取这种方式维护你的既得利益
为什么你能不接受其他人的意见,为什么你不肯妥协
这些都是由思想来指导的,也正像凯恩斯所说的 影响你思想的,影响你个人见解的那些思想
是有对有错的,是有好有坏的,它们的影响也会有早有晚 可是
我们终究是某种思想的奴仆 如果你认识不到这一点
你以为可以单靠自己的想象 形成某种独特的思想
你以为你是真正的独立意志,自由意志 那实际上是虚幻的
是你用一个自己编织的
金屋去收藏了自己的 狭小的心灵
所有这一切对思想力量的否认
都不过体现了个人思想的贫乏,所以我们会看到
有两种人,一种人是无脑,一种人是脑残,是吧
无脑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没有形成任何见解和看法
你就是一个思想小白,别人往里面放什么你就接受什么
今天这个人说向东对,你就向东,明天那个人说向西对,你就向西
反正你是没有自己思考的,你就是跟着别人的意见走 小的时候跟着爸爸妈妈的意见走,大了跟着
老师的意见走,领导的意见走,有了网络以后跟着公知的意见走
反正总是有人
会把他的思想灌入到你的头脑当中,因为你自己是没有大脑的
无脑的人 固然可怜可悲,但是脑残的人
也是不幸的,什么是脑残 呢,就是你被灌入了过于简单并且错误的思想
如果你理解了 思想本身的博大精深的话,那么任何简单的思想
都必定是错误的,因为你不了解这种思想,这种简单思想它的适用范围,它应有的边界
所谓脑残,那就是不加反思的 信奉某种思想,捍卫某种思想
成为某种思想的十字军,他不懂得这种思想本身 应当是极其丰富的,他把它过于
简单化、 片面化了,并且把它适用到任何一个领域
他不懂得思想是有自己的边界的 而大学教育、 高等教育
要解决的就是这样的问题,它希望受教育者 希望这些还在25岁、
30岁以前,能够受理论影响的人 可以避免无脑或者脑残
而真正具有自己的头脑,也就是养成爱因斯坦所说的
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 我们真的要做到知己
一定要清楚的意识到在你
对自己已有思想进行深刻反思之前,你是并不知道自己的
为什么古希腊哲学里面
流传的经典桥段,就是德尔菲神庙的那个 所谓认识你自己
如果认识你自己是那么简单的
就不需要哲学,就不需要思想了,同学们可以想一想 你真的知道你所接受的这些思想的来源吗
所以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也就是一开始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
甚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 习以为常、
信以为真的那些思想、 观念、 见解是怎么来的 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是对是错
我们未曾刨根问底,也不知道它应该受到什么样的限制
我们未曾深思熟虑,要做到知己 首先就要从对自己已有思想、
观念、 见解的反思开始 [音乐]
所以有一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章学诚
他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有一段名言,我觉得很有道理
它叫学者不可无宗主,而必不可有门户 要想认识你自己
要想知道自己思想的来源,那就要找到自己思想的宗主
比如说:你信奉普世价值 那么对普世价值的信念本身
为什么是正确的呢,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就是存在普世价值的呢?
为什么人和人之间是存在着共通的人性呢? 你要对这样的思想进行追问
而在这个过程中,在对这个思想的不断地追问过程中 可能就并非是你自己
坐在电脑前面胡思乱想所能想明白的了 你要去读书,要去找到
充分阐释这些思想的 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找到那些伟大的著作,你才能知道
这样一些的信念是如何被系统的阐释和表达的
你要对普世价值有所追问
那么你一定会读到康德,接着读到休谟
那么沿着休谟这条线索,你也一定会读到霍普斯
你从霍普斯回溯,你会经由马佳威利 托马斯·阿奎纳,可能一直追溯到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你会从对普世价值的追问中 最后追溯到,比如说休谟关于人道的论述
启蒙哲学家关于自然权利的论述
古希腊思想家关于自然和习俗的区分等等
而那个时候你就知道真要把这个问题想明白,已经不再像你一开始
所以为的那样简单了 哪怕是一个具体的意见也总会找到思想的宗主
你所接受的思想不是凭白无故而获得的
既然你从未对它进行过深思熟虑 那就意味着它一定不是你自己原创的
那么这个思想怎么来的呢
可能是你父母教给你的,你的同学老师朋友教给你的,可能是这个社会教给你的
要想找到它并不容易
而一开始的时候你要去做这样的努力,对人生是这样,对一篇论文也是如此。
你要自己形成、 提出一个新的观点的时候你要想一想
我怎么就想到这个观点了,这个观点的前提是什么?
我为什么觉得这个观点理所当然,为什么觉得这个观点
就值得阐述?
你要努力地去回忆,你最开始是从谁那儿继授了这个观点?
然后再去追问这个传授给你观点的人又受到 谁的影响。
当然,我们未必一定要在每一次思考当中都无限地追溯下去, 可是呢,至少就你
这篇文章而言,你应该多少做这样的努力,知道你思想的大体来源。
要不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你会发现
你所支持的观点和你反对的观点,如果想深了,其实从同一个前提来的。
你所有的批判 都只不过是你没能深入理解你所批判的思想而已。
更主要的是 你会发现当你要写作一个问题的时候,
关于这个问题有许许多多的论述,而这些论述各有各的根据,
之所以在一个问题上会形成不同观点,
排除掉逻辑的错误,最终
就是大前提的差异,就是他们所诉诸的思想宗旨不一样。
尤其到了现在我们看到关于所有重大的政治、 法律问题的争议,
都是这样的,所以才会形成所谓左派、 右派。
哪一派说服不了对方?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宗旨不一样。
而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你就需要继续向前推进,
推进到他们共同的思想宗主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说你研究劳动法,
研究深入下去以后,你会发现核心是理解劳资关系。
是理解
雇主和雇员,或者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 问题。
而在这个问题上一旦涉及到所谓价值判断,
难免就会诉诸到不同思想家的思想。
如果你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你认同劳工保护,
看到了资本背后血和肮脏的东西, 看到了资本剥削的本质,
那么你对劳动法的很多条款一定会有 更多批判性的理解。
反之,如果你信奉的是 所谓的这个新自由主意,
你相信海科,相信科斯的论述,
你认为劳工关系的本质也是个劳动力资源分配的
问题,是一个人力资本的市场定价问题。
那么 你一定会认为现行劳动合同法对于
劳资关系的管制,比如说最低工资、 最高工作时间,
包括这个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个 无固定期限等等一系列的法律安排产生怀疑。
而这两派思想是不可调和的, 除非你进一步地去追溯,
追溯到这两派思想共同的源头,比如说亚当斯密
也许亚当斯密还不够,可能还要再继续向前追溯, 可能仅仅追溯经济思想还不够,最终你会涉及到
它们的不同的政治观念。
简单的价值判断背后总是有深刻的思想根源的,
而如果你想要自己的思想变得丰富和深刻,
那么你就要能够找到这个思想宗主之后又能够摆脱这个思想
宗主,如果你都没有找到它,就没法摆脱它的 影响。
你坚定地信奉自由市场, 但你从没读过海科,没读过科斯,
你就听说亚当斯密说过看不见的手,
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你就很难 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
你的信仰已经禁锢你的思想, 你所做的就和那些公知一样,不断地把它应用到一个一个 具体问题上。
而当你用一个过于简单的思想 去跟别人讨论的话,那么也很难说服它人。
如果你真的认为学术
是要进行说服的话,那么很大程度上你就要去做这样的努力,那就是摆脱 门户之见。
找到自己的思想宗主, 通过阅读和批判它们的作品,
找到自己信仰的真实根基。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
你最后仔细研读,比如说科斯的作品以后,你还是发现科斯是对的。
那么你的信仰也就有了真实的根基,它是建立在 深思熟虑的基础上。
而这个时候,哪怕你是
基于这种门户之见进行辩护的时候,实际上你也可以超越一个门户之见。
因为对这种思想本身,你已经有深入的把握了, 你对于一种自己有了深入了解的思想,
哪怕只是应用它而无力批判它, 也能够在应用过程中注意到这种丰富性、 复杂性。
当然,我们在大学 教育里,希望同学们通过学术研究做到的实际上是你能够去 有所批判,有所超越。
如果你真的认为独立的人格 自由的思想对你很重要的话,
那么首先你就要清理自己头脑中这些盘踞已久的意见。
找到你的思想宗主,批判它,并且超越它。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