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谋篇和布局呢都是
关于怎么写的重要内容 谋篇之后就要布局
我们先来讲讲布局的原则 [音乐]
谋篇和布局的关系啊,大体上就是一个 战略和战术的关系。
谋篇呢就相当于是写作的这个战略阶段
那么到了布局啊,就进入到战术阶段了,我们谋篇阶段重点是解决观点的问题
对自己的观点,对它人的观点要充分的把握
在这个阶段想清楚自己要写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是谋篇阶段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而布局阶段呢要解决的
就是观点已经明确了,那么如何运用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所以呢,谋篇和布局就好像是战略和战术 姜文在这个点评
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的时候有过这一段话,我觉得说的还是挺对的
什么是战略战术啊?姜文就说,说战略和战术,其实就是想法和办法 我们谋篇阶段啊主要解决的是想法的问题
那布局阶段主要解决的就是办法的问题 姜文说,有些导演有想法没办法,评论也是这样
也就是他讲的影评也是这样,看,他说看这类文章 我总看不明白,里面讲的全是乱七八糟的想法,说一些个外行话
搞创作的人也是,甭老拿想法唬人,得看你有没有办法 其实任何创作都是这个道理
导演要进行创作,你有再好的想法,你得能把它在影片中 显现出来。
有好想法没好办法的电影很多 这姜文自己就是这样,他拍这个
《太阳照常升起》那部片子,一部文艺片,就很失败是吧
尽管他自己一直耿根于怀啊,但是
从观影的效果来讲,哪怕是姜文的粉丝也不得不承认 他没找到好的办法。
但他后来,在《让子弹飞》就找到好办法了 就拍出了一个可以站着也拿钱的作品
学术创作也是一样 包括我们讲课也是一样,有好想法
这诚然不容易,但是能把好的想法 最终变成好的办法
同样是非常非常难的 这就好像什么呢
这就好像啊军事家战略目标很明确
你也得能最后把这个仗打赢
具体真到战役当中如何排兵布将,如何处理一些具体问题 会变得非常复杂。
一篇文章一开始你想得很好 可是写到那个位置的时候发现,就是没有特别可用的材料
你写不下去了,那怎么办?我们不可能 指望着写论文一开始的时候把所有问题都准备好,把所有困难都
预先解决了,总是会遇到你没有考虑到的一些具体情况
那你就要想办法,用迂回的替代的方式解决遇到的困难
这个临场指挥对于 一个战役的成败非常重要。
写文章也一样,那写的过程中看 我们一会儿给同学们要讲的布局啊,总体来讲
也还是偏想法,因为只能给大家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
可用的也是比较粗的布局,可是真到具体文章当中
你怎么组织这些材料 就像战争当中如何排兵布阵,那特别需要
经验和智慧,这不是任何教条能够告诉你的
所以才有所谓纸上谈兵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赵将括母的这个
故事,为什么
赵括又是出生在这个
军事世家,父亲是赫赫名将,自己呢熟读兵书 对各种大小战事了然于胸
但最后就是打不赢仗呢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是一个高度经验性,高度实践性的活儿
再多道理讲的通 到写的过程中能写成什么样都是另外一码事
我给你们讲论文写作,我自己仍然做不到每篇论文自己都写得满意
换成我们请来的这些老师,这些著名的学者也是一样
其实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同学们不要觉得好像是 大学者,大思想家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的
我们刚才讲到霍布斯,霍布斯在《利维坦》之前也写过《论公民》
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一样的,或者是基于同样的想法,但《论公民》就不那么成功
不像后来写《利维坦》那样有那么强的 革命性,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休谟也是一样 我们现在说到休谟,都会说他第一部作品叫《人性论》,但他写《人性论》的时候特别不成功
他书印出来没人看,后来他把其中内容分拆了 分拆成人类理解研究、
道德原则研究,之后产生了很大影响力 这都是一个想法和办法的关系问题
所以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 有了想法对整个文章有思路了也要落实在具体的布局当中
什么是布局呢?布局简单的说就是材料的组织形式
就是你如何把论证 文章观点的那些素材能够组织在一起
我们前面讲了,在谋篇的 阶段,甚至在更早的提问、
选题的过程中,我们就会积累一定的素材 如果你接纳了我的建议,又养成了一个用锦囊
不断积累的好习惯,那么你会在真正动笔之前啊 积累出很多材料。
但是要把这些材料非常有机的组合到一起 这可是个大学问。
经常会遇到的现象就是 什么呢?就是一个材料蛮好的,哎呀,找到一句觉得特别给力的话
但是想放到文中就怎么放怎么别扭
同样的,这文章呢每部分都写好了,但这些部分呢
相互之间不像一开始谋篇阶段那么顺畅,很多内容可能先后次序又加以调整
这都是个布局的问题。
所以还是叶圣陶老先生 的话,他说组织是写作的第一步功夫。
经了这一部,材料方是实在的。
他说,所说的组织啊 就是我们说的布局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材料组织在一起
叶先生这话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呢?他说只有经过了这一步,就是只有你文章
组织布局上解决了
那么你的材料才是实在的,就是你布局布好了,你这些材料才是真正的材料
如果没有解决好布局的问题,没有把这些材料
非常有效合理的组织在一起,那么它们 就不是实在的,它跟你的文章就没有直接的关系,你用不上
这就好像我们看到有许多以少胜多 的战例,那为什么那些多的一方他就失败了呢?
为什么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又失败了,为什么
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就失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能把自己的兵力有效的组织在一起,- 对不对?
同样的,你搜集了特别多的材料,你不能把它有效的组织在一起 也等于无用。
我们很多同学 很勤奋,特别擅长搜集材料,也真是下了苦功夫了
我能查的资料都查上了,然后一股脑的都堆到文章当中
还是很可惜,白下了这番功夫 因为它不能够有效的服务整个文章的论证
一个文章不是说你把这些材料堆在这儿,它就是个文章了,大家自然而然就被它说服了
要说服,是要 把这些材料能够按照
符合逻辑的方式组织在一起的 这些材料都能服务于你要论证的中心观点才行
那么布局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我们讲,也是讲两点啊,最基本
最基本的两点,就是一要逻辑一贯,二要结构清晰 所谓逻辑一贯
就是你整个文章应该有一条清晰的思路贯穿始终 你的这些观点啊,应该是
按照逻辑的方式,而不是随机的摆放在一起,你的这些材料就更是如此
我们后边会讲逻辑一贯
具体的内容,但是这个是写作的第一 就是布局的第一原则。
那么第二个原则就是结构要清晰 虽然你逻辑很一致,整个文章啊确实从头看下来
一以贯之很清晰,但是呢,你这个结构啊 不清晰,头重脚轻
就会感觉不好,反之也是一样。
也就是说 尽管这条线你抓住了,但是没有很好地用这条线把各种材料组织在一起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