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呢,就是这个买卖双方,除了各自对不同等级商品的价值看法不一样以外
对同一等级商品的底线价格也
不一样,我们还是说这个二手车,!!!,对于好车,这个卖
方至少可能要10000块,买方呢,
最多愿意付12000块,当然一定这个,这个
一定是这样的,买方应该给稍微高一点,否则这个事,没法成 那么在医疗保险的情形呢,身体
不怎么好的人,最多可能愿意付5000块,比方说,年保费,那么保险公司呢,
则至少要收4000块, 那么这就说,大家的这种底线
不一样,刚才说,这个底线,!!!,实际上也有这个,一定要有这个,买方
买家的估值,啊,要大于卖家的底价,我刚才那例子
那几个数字,都有这个条件,那么第三
就是,买卖双方对每一个具体商品
的质量信息不对称,啊这个很重要,拿了一件具体的东西,大家这个心理的感觉
或者说认识是不一样的,这就是Akerlof发现的关键因素,信息
不对称,引起了我们讨论这个内生事件市场的复杂性,有许多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你比方说,二手车,它到底怎么样,啊,卖车的比买车的心里更明白
比方,我们这个淘宝市场,这个卖家比
买家显然更加了解他自己的货物的质量
还有,这个医疗保险市场,这个投保人也就是,这个时候就是买家
啦,他要比保险公司更加了解自己的健康的状况
那么,人力资源市场,那个找 工作的人,这个时候就是卖家,啊,他要比这个雇主啊,更了解自己的
工作能力, 那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就不难想象
那个信息弱势的一方,会在考虑到另一
方有充分信息的情形下,形成对这个交易商品质量的预
期,并且呢,按照这个预期,来决定自己愿意
支付的期望的价格,信息弱势的一方,他知道对方信息比较充分,自己是一个弱势
这个时候呢,他根据自己的弱势,来决定某种自己
愿意支付的价格,因为,他心理想,我很多事我并不知道,所以这个价格呢,它会有些特殊的考虑
那么在这样的设定下,于是就有了这个柠檬市场的第四条,
或者第四个要素啊,就是对于一个商品 啊,这个买方不知道
好坏,于是,他就只能给一个平均价格,或者说
期望价格,就因为我们讲到了,对每一个具体商品,这个买家是不知道的,啊,那就他只能给出一个
期望价格,而这个, 卖方呢,只会根据自己
卖方是拿着这个具体商品,啊,只能根据自己这商品的具体
情况,来对比这个买方给出的价格,他决定卖还是不卖
所以这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最后造成了一个在价格方面的
一种,一种情形,Akerlof的理论,告诉我们啊,在一定的
条件下,就会出现这个高品质的商品都卖不出去,那么在市场上行销的
都是劣质的东西,也就是,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那我们下面,
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看看为什么会出现柠檬市场,那这里呢,有博弈论的思想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群体的自我这个预期,自我实现
的思想,那么,为此,我们先看一个信息对称的情况,比方说我们
现在看到的这个情况,啊,假定有两种二手车,一个叫
一种叫好车,一种叫破车,这个买家他的价格底线是这个样子的 啊,卖家的价格底线是这个样子的,啊,10
4,那边是12 6,因为假设呢,啊,有很多人都要买,也就说,车就这么多,
买的人更多,所以大家都不挑车,买一个就行,啊,那么如果是信息对称的,我们现在先假定,信息是对称的
也就是,来了一辆车,对于一个具体的车,买卖双方他都能
够有明确的了解,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如果这样的情况,市场会怎么样呢?或者说,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个
车,都能卖出去吗?或者说,卖,都在什么价位上卖的呢?
我们说了啊,买家比车多,也就是,不挑车,值就
行,这也就是一个供不应求啊,供不应求
最后由于这个车少于买家,那么将
会在12和6,也就是都在这个价格的高位这个卖出去了,啊,或者
说,这个买家他就买不到,只能便宜了,我们再看看这个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如果信息不对称
那么其他条件相同,我们其他都一样,啊,还是12
啊,6啊,恩,这个10啊,4,这都一样,
的,啊,那么就是这个时候就是信息不对称了,情况怎么样了,显然
我们只能有一个统一的价格,假定是大家现在不知道,假定认为是,买家不知道情况,啊
这个不了解每一个具体东西的好 和坏,随便看见一辆车,买家愿意出多少钱呢?出这个钱,能成交吗?整个市场会是什么样子
的呢?这是我们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这里啊,这个买方群体,认为在行销的这个二手车中,这个破车占
多大的比例,是一个关键的要素,啊,这个破车占比,或者说好车占比吧,我们就说
好车占比,
啊,如果大家都感觉,啊,都卖的大量的都,都是好车,那么它这个所谓的
同一价格呢,就会比较高,啊,如果是高到比那个好车
的底价还要高的话呢,那么所以的东西就能卖出去啊,
对不对,那么我们,这个就是我们关心的,啊,
根据这些个,这个不同的车型,或者不同质量的车的占比,
人们会形成一个预期,我们就来看,哪些预期是
可以实现的,哪些是实现不了的,如果大家感到,市场上的破
车比较多,那么出价就会偏低,否则出价就会高,如果太低了,那么好车的卖家就不
会卖了,那我们现在看看预期,
预期什么,预期市场上好车的占比,看看 怎么会发生,比方,我们现在看
假设这个买家都预期,啊,我们就这,这个群体
预期,好车的占比是个h,啊,那么破车
1-h了,那么好,买家愿意付的价钱就是
就这个,对不对,因为买家,他是,好的他愿意付12嘛,啊,破的他也愿意付6,那么就是6h
+6, 现在要问,对于哪些h,h是个预期啊,那么这个预期将自我实现呢,
也就是,真的有这个h占比的好车,
给卖掉了呢,我们先看,h假定等于0,也就说,!!!,大家都
觉得,这个没好车,好车,都没,都没卖,都不拿出来卖,也就卖的
都是破的,好,按照这个预期,那些个,要买车的人,
他们愿意付多少钱啊,他们愿意付6, 块钱,对不对,只能愿意付6块钱,因为我们有这个
这个式子嘛,这个式子在这里,啊,好,也就摆在这个市场上的价格,愿意支付
的钱就6,好了,每一个拥有好车的人,本来他想卖的,一看
你们都,只愿意付6块钱,那不行,我心里想的最少要10块钱,就不会卖
所以,好车就不会卖,但这个破车呢,它的底价是
4,一看,啊,你们都付的是6块,那可以,那么就统统的卖掉了。
这个时候在市场上真正 形成了交易的也就统统都是破车,也就是豪车的
占比h就真的就是h等于0了。
也就是这个预期实现了。这地方在问,h
是不是等于0呢?如果等于0,我们就愿意付6块钱,就这么一卖,结果真的就是这样子。
这是,这就是叫预期实现。对什么预期?对这个占比进行一种预期。
我们再来看一个预期,假定大家都想的是h等于1/2,一半好,一半,一半坏。
那么这个时候那些个买家愿意付多少钱呢?买家愿意支付的就应该是9块钱,是吧。
因为从这个地方还能算出来。1/2嘛,那就是9块钱,或者是9000块也行。
那这个时候,9,9块钱行吗?
那么拥有好车的人他们的底价是10啊,那也不会卖。 这个时候这个破车
又统统卖掉了。于是人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好车占比就是0,因为好车都没卖。 那就意味着这个预期它叫没有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