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下面我们看看东坡词所呈现出来
在这个时候所谓贯穿的一个时空忧患意识
在词里面呈现的所谓老病之叹 在杭州三年之后
东坡自己请求到密州去 因为他已经听到消息
子由──他的弟弟 已经先到密州担任书记
所以他想请调密州、想一会子由 东坡诗里面也讲过 问我何年归 我言岁在东
他跟弟弟本来就有三年之约 现在果然真的实现了
这在东坡心中充满着人生飘荡、岁月不居的感慨的时候 想到跟弟弟会面特别有意义
因为这可以让他深信 不管世间如何地变换 不变的永远就是这份兄弟的情感
在熙宁七年 1074 年的九月
东坡就离开杭州的通判的任职
就以太常博士、直史馆就担任杭州(密州)的知州
九月下旬离开杭州北上 经过湖州、苏州、常州、润州、扬州、滁州、海州等地方
在十二月三日到达密州
密州呢它的治所在诸城 古时候称为东武 现在的山东诸城
就在这六十多天里面 东坡写诗只有十余首 但词的数目呢就多达二十多首
这个如果我们看东坡的写作生涯来讲 这是他一生创作生涯中这个时期所填做的词的密度是最高的
也是填词的数量唯一凌驾诗的一个时期
那就很值得我们去注意了 东坡为什么以词作为他重要的抒情的文体呢?
有学者归纳出来 东坡由杭州赴密州的词
写的内容不外乎 行役的苦况、家国的之痛感、仕途之沉浮、还有人生之悲凉
总观而言 岁月飘忽之感特别地浓烈
而词中尤其很深刻地表达出一种 「老」跟「病」的一种感叹
东坡由杭州赴密州 先后就会见了湖州、苏州、扬州、海州等地的旧雨新知
我们都知道、我们之前也介绍过 东坡来到了杭州 对跟很多人的来往有一种 相濡以沫的一种情感
他们这些来到南方任官的官员 多数是因为不满新法、与王安石不和而补外的
东坡一站走过一站 客中送客、聚散匆匆
特别增加了一种宦游漂泊的一种感觉
而且词大量出现了老、病这两个字 老病之感特别深刻
我们简单举几个例子来看看
比如他词里面写 情未尽 老先催 人生真可咍
那是在一个离席上东坡送给一个歌女 写出他人生的感叹
还有另外一首词 在苏州留别的时候的作品〈醉落魄〉这样地说 苍颜华发 故山归计何时决
进是不大那么愿意 而退呢好像也无计可从
所以东坡在这边有一种 进退无据的一种感叹
再来 他在润州甘露寺
跟他的好朋友一起畅游多景楼 本来朋友相逢是乐事 但东坡却这样说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能相逢是喜悦 可是东坡还带着诗人的一种多情多感的本质 但也有种多病的感叹
他的病不是身体的病 就是心里面的一种不舒服
看到未来呢 还是充满一种空茫的一种感觉
再来 他的〈醉落魄〉写给杨元素的词也这样说 分携如昨 人生到处萍漂泊
偶然相聚还离索 多愁多病 须信从来错
有种悔不当初、有种人生漂泊的一种无力之感 这样的一种语言 充斥在由杭赴密词之中
但这样的一种消沉的一种意态 可以说在东坡以前的文学(作品)里面是还不曾出现的